|
電動輪電阻栅介紹。電動輪電阻栅是電動輪自卸車(礦山重型運輸車輛)制動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用于實現車輛的電制動(能耗制動)功能,将車輛行駛動能轉化為熱能釋放,從而降低車速或保持停車狀态。以下是關于電動輪電阻栅的詳細介紹: 一、基本原理與作用 工作原理 電動輪自卸車的驅動系統通常采用 “交 - 直 - 交” 或 “直 - 直” 電力傳動模式,電動機驅動車輪行駛。 當車輛需要制動時,控制系統将電動機切換為發電機狀态,通過電阻栅将電機産生的電能轉化為熱能(焦耳效應),從而産生制動力矩,抑制車輪轉速。 電阻栅本質是大功率電阻元件,通過電流時發熱,需配合冷卻系統(如強制風冷)散熱。 核心作用 輔助制動:減輕機械制動(如刹車片)的負荷,延長其使用壽命,尤其适合礦山車輛長下坡場景。 穩定車速:提供持續制動力,避免因機械制動過熱導緻制動失效,提升行車安全性。 能量損耗:電制動産生的能量無法回收(部分車型除外),需通過電阻栅直接消耗。 二、結構組成與類型 1. 典型結構 電阻元件: 金屬電阻栅:由電阻絲(帶)繞制或沖壓成栅格狀,固定在絕緣支架上,結構緊湊,耐高溫(可達 800℃以上)。 鑄鐵電阻栅:以鑄鐵為基體,表面嵌入電阻材料,強度高,适用于大電流場景,但重量較大。 材質:通常采用高電阻率、耐高溫的合金材料(如鎳鉻合金、鐵鉻鋁合金),制成栅狀或帶狀結構,以增大散熱面積。 形式: 冷卻系統: 強制風冷:通過軸流風機或離心風機向電阻栅送風,加速熱量散發(常見于礦山車輛)。 自然冷卻:部分小型設備或短時制動場景可依靠空氣自然對流散熱。 控制系統: 包括接觸器、繼電器、溫度傳感器等,用于控制電阻栅的接入時機、電流大小及過熱保護(如超溫時自動切斷電源)。 2. 分類方式 分類标準 類型 特點與應用場景 按電阻材料 鎳鉻合金電阻栅 耐高溫、抗氧化,适用于長期高負荷制動(如礦山車)。 鐵鉻鋁合金電阻栅 成本較低,電阻溫度系數穩定,适合中等負荷場景。 按冷卻方式 風冷式電阻栅 需配套風機,散熱效率高,用于大功率制動系統。 自冷式電阻栅 無主動散熱,依賴自然冷卻,适用于小功率或短時制動。 按結構形式 栅格狀電阻栅 電阻元件呈網格排列,通風效果好,散熱均勻。 波紋狀電阻栅 電阻帶折彎成波紋形,增大散熱面積,結構緊湊。 三、關鍵技術參數 額定功率 指電阻栅在額定電壓 / 電流下的發熱功率,單位為千瓦(kW)。礦山用電動輪電阻栅功率通常為數百千瓦(如 200-800kW),需匹配車輛制動能量需求。 電阻值 決定制動電流大小,計算公式:R=PU2(U 為制動電壓,P 為功率)。電阻值需與電機發電特性匹配,确保制動轉矩穩定。 耐溫等級 電阻元件的最高工作溫度(如鎳鉻合金可達 1000℃),需高于制動時的實際溫升(通常需預留 20% 安全餘量)。 絕緣等級 電阻栅與支架、外殼之間的絕緣性能,需符合電氣安全标準(如絕緣電阻≥10MΩ),防止漏電風險。 通風量 風冷系統的關鍵參數,需根據電阻栅發熱量計算所需風量(如每千瓦發熱量需 1-3m³/min 風量),确保溫升控制在設計範圍内。 四、應用場景與典型車型 主要應用場景 礦山開采:電動輪自卸車(如卡特彼勒 793F、小松 HD1500-7 等)在陡峭坡道或長距離運輸時,依賴電阻栅輔助制動。 工業車輛:港口重型拖車、冶金行業鋼包車等需要頻繁制動的設備。 特種車輛:部分電動公交或軌道交通車輛(如無再生制動系統時)也可能采用電阻栅制動。 典型車型配置 大型礦山車(載重≥100 噸)通常配備多個獨立電阻栅模塊,分布于車架兩側或尾部,單個模塊功率可達 200kW 以上,總制動功率可達兆瓦級。 冷卻系統采用高壓風機,風量可達每分鐘數千立方米,确保制動時電阻栅溫度不超過設計限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