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軌道交通制動電阻裝置随着軌道交通技術在國内發展的突飛猛進,目前我國軌道交通完成的旅客周轉量、貨物發送量、貨物周轉量、換算周轉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軌道交通技術創新水平明顯提高,在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重載運輸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标志着我國軌道交通總體技術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并實現了高鐵技術的出口。随着軌道交通技術的蓬勃發展,如何完善其安全性設計也成了各家科研單位随時不能松懈的課題。 在沒有制動電阻裝置之前,軌道交通制動大緻分為摩擦制動和非摩擦制動,摩擦制動包括:空氣制動、輪盤制動、磁軌制動等。非摩擦包括:動力制動,再生制動,電阻制動,渦流制動等。目前的緊急制動中普遍認為的摩擦方式制動最為有效,是一種更具普遍性和實際應用的制動方式,但對于高速列車來說這些方法都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所以目前高速列車采用再生制動和空氣制動結合的複合制動模式,優先采用再生制動,不足部分由空氣制動補充,并盡可能最大發揮電制動的作用。 國内軌道交通普遍采用的動力分散式電動車組,因此在正常的制動過程中,優先采用再生制動,也就是将電動機反轉,變為發電機,牽引電機工作在發電狀态,從而将動車組的動能轉變為電能送給接觸網,供相鄰區間其他動車組使用。當這部分能量不能完全被其他車輛或用電設備吸收時,會造成電網電壓升高,這對電站設備和車輛的運行非常不利,因此需要将剩餘電能通過制動電阻裝置消耗掉,以維持電網電壓穩定。 上一篇制動電阻裝置工作原理下一篇中性點接地電阻器電阻值的選擇 |



